
-
因经济放缓 IDC下调2022年全球电信服务收入增长预期
2022-05-12根据IDC全球电信服务半年度跟踪报告,2021年全球电信服务和付费电视服务支出达到15660亿美元,年增幅1.6%。IDC预计,2022年全球电信和付费电视服务支出将增长1.4%,达到15880亿美元。
阅读详情
2021年,全球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低迷中快速复苏。这种有利的环境驱动了电信服务支出的额外增长,因此全球市场的总价值增长略快于最初的预测。这一趋势在全球所有地区都很普遍: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市场的增长比2021年10月的预测快0.2个百分点,亚太地区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美洲的增长速度加快了1.0个百分点。除付费电视外,所有技术领域的增长也都高于预期,这是合乎逻辑的,因为人们能够在户外度过更多的时间,因此有些人取消了在封锁期间购买的电视套餐。
在2021年10月期的报告中,IDC预测2022年和2023年将进一步复苏(即更高的增长率)。然而,由于通货膨胀加速和央行提高基准利率将导致未来几年经济增长放缓等新情况,IDC的预测已经改变。虽然新的预测仍然是乐观的,但IDC预计今年上半年的增长率将低于去年。
通货膨胀名义上应该对这个市场产生积极影响:运营商将提高资费,客户将支付更多费用,市场总价值的增长速度应该比之前预期的要快。然而,通货膨胀也会导致消费者和企业的购买力下降,从而导致需求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通胀对电信服务市场的影响将在未来几年扩大。这是因为很大一部分用户与运营商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合同,在合同到期前这能保证稳定收费。但这也意味着,在预付费客户比例较高的市场中,通胀的影响最初会更高。
乌克兰战争将对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通信服务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它将主要冲击乌克兰市场,由于网络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和大量人离开该国,乌克兰市场将出现大幅下滑。由于国际制裁导致的经济衰退,当地需求将面临压力,俄罗斯市场也将下滑。另一方面,战争将对收容大量乌克兰难民的邻国(波兰、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的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新冠疫情还未结束。中国目前的封锁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可能出现的新病毒变种可能会给市场带来额外的影响,主要是在商业固定数据服务部分。尽管前几波疫情并未对全球电信服务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但相关的全球供应链中断已经导致最终用户和网络设备短缺,从而为供应方参与者带来了新的担忧。这一切都是IDC下调预测的原因。
在整个新冠疫情期间,电信服务行业一直保持非常稳定。不仅如此,它还是全球经济的支柱,让人们可以在家里进行交流、娱乐和工作。IDC全球电信服务研究总监Kresimir Alic表示:“2021年的经济复苏推动了市场的增长,并导致了高于预期的增长率,但拉动市场上涨的力量同样也可能推动市场下跌。就像其他市场一样,这个市场也不能幸免于经济趋势的变化,通货膨胀和衰退等力量可能会迅速改变曲线的形状。通货膨胀已经发生,经济已经开始放缓——因此我们对市场的看法仍然谨慎乐观。” -
Dell’Oro报告:5G NR毫米波收入到2026年有望达到20亿美元
2022-05-09市场研究世界杯在线投注Dell’Oro Group副总裁兼分析师Stefan Pongratz在一篇最新的博客文章中对全球毫米波5G NR 25G SFP28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
阅读详情
他写到,初步调查结果表明,5G NR毫米波投资在2021年第四季度有所改善,但这不足以改变全年的增长势头。经过两年的指数增长,毫米波收入在2021年增长了15%-20%,推动5G NR毫米波占据sub-6GHz及毫米波RAN总收入的1%-2% 25G SFP28。
虽然相对于三四年前的预期,毫米波NR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出乎意料的增长,但毫米波RAN的收入却低于Dell’Oro Group年初的预期。尽管如此,Dell’Oro Group并不担心放缓和对长期业务案例的影响,而是更多地将其视为一种短期校准,反映了sub-6GHz 25G SFP28频谱仍然提供了最引人瞩目的RAN经济性这一事实。
这份2021年第四季度和五年期RAN市场报告的其他毫米波技术重点内容包括:
·爱立信引领毫米波RAN市场;
·在比较sub-6GHz和毫米波频谱时,资本支出和数据消费之间的不匹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到2026年,全球5G NR 25G SFP28毫米波收入预计将达到10亿至20亿美元。
·移动服务仍然是主要的聚焦点,然而,gNB和中继器技术的进步有望改善FWA 25G SFP28业务案例。 -
到2027年,DWDM和以太网将刺激光器件销量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2-05-06
阅读详情
日前,LightCounting发布最新一期的市场预测。
LightCounting指出,光通信行业以非常强劲的势头进入2020年。2019年底,对DWDM、以太网和无线前传连接的需求激增,而2020年和2021年,由于COVID-19大流行,人们开始转向居家办公和学习,对更快、更普遍、更高可靠性的网络的需求更加强烈。虽然供应链短缺仍在继续,但该行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些问题,光器件和模块市场在2020年和2021年实现了强劲增长。LightCounting认为,光模块市场在2021年增长9%,2020年增长17%之后,2022年有望再次实现收入的强劲增长(预计17%)。所有细分市场对光器件的需求都很强劲,全球供应链的持续瓶颈可能创造了一些额外的需求(过度订购),当然也缓和了价格的下降,促使2021年的销售增长高于预期,因此我们提高了2022-2027年的预测,如下图所示。
最新的预测预计2022-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与2021年10月预测的13%的年复合增长率没有太大区别。DWDM和以太网光器件的强劲销售占了去年的大部分增长,预计这些细分市场将在2022-2027年引领增长。光互连的销售,主要是有源光缆(AOC),也将在未来5年以两位数(1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无线前传是一个疲软领域,价格下降加上单位出货量的周期性下降,导致销售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LightCounting更改了市场预测的部分规则。在DWDM领域,不再单独预测可插拔光模块的端口数量。在FTTx领域,收集更全面的出货量(OLT和ONU)数据。以太网的预测规则是在2022年3月更新发布的,自那时以来没有变化,该数据高于2021年10月的预测,原因是400G、800G和1.6T产品的出货量增加。 -
打破国外垄断!我国磷化铟半导体产业迎来弯道超车机会
2022-04-27作为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磷化铟(lnP)在射频、光电子、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多项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核心技术仍掌握在美日欧等少数国际大世界杯在线投注手中,国内企业在市场话语权较少。不过随着近年来国内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技术研发,似乎让不少人看到了中国在该领域弯道超车的机会。
阅读详情
近日,云南锗业透露,华为旗下哈勃投资参股的“磷化铟单晶片建设项目”即将投产。世界杯在线投注称,该项目投产将有利于世界杯在线投注内部新材料产业发展,促进世界杯在线投注向深加工方向转型、升级,对提升世界杯在线投注盈利能力也有积极促进作用。而这也是中国企业为对抗半导体材料进口依赖的又一次突破尝试。
云南锗业主研产品 图源:云南锗业
早在2017年2月,云南锗业董事会就审议通过由云南鑫耀半导体材料有限世界杯在线投注使用3600万元自有资金实施“5万片/年2英寸磷化铟单晶及晶片产业化建设项目”。作为云南锗业旗下控股子世界杯在线投注,鑫耀半导体多年来一直主营砷化镓及磷化铟衬底(单晶片)的研发、生产工作,并于2020年10月获得了华为哈勃的战略投资,其持股占比为23.91%。
磷化铟:光模块及射频器件中必不可少的材料
磷化铟(InP)作为重要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之一,是继Si(硅)、Ge(锗)、GaAs(砷化镓)之后的新一代电子功能材料。磷化铟具有诸多优点:较高的电光转换率、饱和电子漂移速度和电子迁移率,导热性好、抗辐射能力强,发光波长适宜光纤低损通信等。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在射频、光电子、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多项领域的广泛应用。
磷化铟具有闪锌矿型晶体结构,禁带宽度为1.34eV,常温下迁移率为3000—4500 cm2 /(V.S)。使用磷化铟衬底制造的半导体器件,因其特殊的材料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射频器件、光模块、LED(Mini LED及Micro LED)、激光器、探测器、传感器、太空太阳能电池等器件,在5G通信、数据中心、新一代显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可穿戴设备、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磷化铟半导体材料具有宽禁带结构,并且电子在通过InP 材料时速度快,因此利用磷化铟芯片制造的卫星信号接收机和放大器可以工作在100GHz以上的极高频率,并且有很宽的带宽,受外界影响较小,稳定性很高。因此,磷化铟是一种比砷化镓更先进的半导体材料。
2-6英寸磷化铟衬底大小对比 图源:先导集团
磷化铟的应用
光模块
磷化铟(InP)作为衬底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光模块中的激光器和接收器,应用途径主要有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光源(LED)和探测器(APD雪崩光电探测器)以及集成激光器、光探测器和放大器等,是光电集成电路是新一代40Gb/s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部件。相比于另一种半导体材料砷化镓,磷化铟在器件制作中更具优势,其惯性能量时间常数是砷化镓的一半,工作效率极限高出砷化镓器件一倍,同时具有更好的噪声特性。
射频器件
磷化铟基射频器件相关器件如低噪声放大器、模块和接收机等器件还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毫米波雷达、有源和无源毫米波成像等设备中。在100 GHz以上的带宽水平,使用磷化铟基射频器件在回程网络和点对点通信网络的无线传输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未来在6G通信无线传输网络中,磷化铟衬底将有望成为射频器件的主流衬底材料。
国内厂商齐齐发力,未来将有望打破国外垄断局面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世界杯在线投注》显示,2021年,全球磷化铟衬底市场规模还不到10亿元,年出货量约为65万片(折合2英寸)。未来,在数据中心、5G通信、可穿戴设备等新兴市场需求的带动下,磷化铟衬底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成本也将随着规模效应而降低,进一步促进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
由于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大,全球磷化铟市场集中度极高,日本住友、日本能源、英国WaferTech、Sumitomo、美国AXT等企业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而我国内地磷化铟产业虽然在政策扶持下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磷化铟生产技术水平相比于欧美国家仍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我国磷化铟及磷化铟单晶衬底生产企业有中科晶电、云南锗业、先导稀材、北京通美晶体等。其中只有北京通美晶体一家企业可实现批量化生产磷化铟单晶衬底。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通美晶体甚至也不能算作中国本土企业。通美晶体是美国AXT集团的外商独资企业,是全球少数掌握6英寸磷化铟衬底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主要从事磷化铟衬底、砷化镓衬底、锗衬底及其他高纯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悉,北京通美晶体所用的技术全部来源于美国。2020年,北京通美晶体在全球磷化铟衬底市场占比超过35%,是全球第二大磷化铟衬底供应商。
虽然说,国外磷化铟相关生产技术和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国内企业要取得一定市场地位并不容易。但依旧还是有国内企业迎难而上。
早在2019年12月,云南锗业就宣布投资为3.24亿元建设年产15万片4英寸磷化铟单晶片生产线。截至2021年末,云南锗业磷化铟晶片(2—4英寸)产能已经达到了10万片/年。此外,云南锗业还在持续推进6 英寸高品质磷化铟单晶片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未来有望突破6英寸大直径磷化铟单晶生长、晶片加工、检测测试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技术瓶颈。
而在今年年初,先导集团成功研发6英寸磷化铟衬底,填补了我国国内大尺寸半导体衬底的产品空白,这也是我国半导体材料行业的一次重大突破。先导集团表示,6寸磷化铟衬底生产技术主要集中在以日美为首的西方企业,占据全球近80%的市场份额,先导集团在国内率先开展大尺寸磷化铟单晶设备及工艺开发工作,也是为了助力打破国外市场长期垄断,推进我国半导体领域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进程。
先导集团研发的6英寸磷化铟晶体 图源:先导集团
近年来,5G/6G通讯、数据中心、元宇宙等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磷化铟晶片的需求量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其中,用于光电器件、微波通讯的磷化铟衬底占较大市场份额,有专家预测未来用于近红外成像和磷化铟基的波分复用系统衬底市场将达到10亿美元规模。
Copyright © 2020 世界杯在线投注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3203号